1. 集菌仪的运用准备作业
1.1翻开电源。
1.2查看仪器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有反常噪声和振荡。
1.3加、减速是否滑润有用。
1.4显现屏是否显现正常。
2.集菌仪的操作办法
2.1取出集菌培育器先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无缺,在无菌室翻开无菌包装袋。
2.2将集菌培育器逐一放在不锈钢座上。
2.3将集菌培育器的导管装入智能集菌仪泵头,要求定位准确,导管走势顺利。
2.4翻开带检样品,刺进针孔并消毒,然后将样品瓶定位。
2.5拔去进样双芯针管的护套,刺进样品中,按Run键,敞开集菌仪,再按40R 60 R 160R 240R调理所需转速;按UpDown键可上下调理转速,施行过滤集菌(应防止双芯针管进气滤膜被药液浸湿,影响进气)。
2.6完结集菌后,若样品含抑菌物质,用适当缓冲液清洗,清洗办法与集菌进程相同。
2.7启开培育基的铝盖,插针孔并消毒。
2.8摘下顶部空气滤器开口的胶塞,将集菌培育器底部滤器开口塞上胶塞,用止血钳顺次开闭软管,敞开集菌仪,将培育基泵入指定的集菌培育器。
2.9用小夹子夹闭与培育器衔接部的导管,留下5-6cm导管,检出其余部分,并将开口端刺进在空气滤器开口上。
2.10别离按规则进行培育,并调查培育状况。
2.11当替换检品和完结过滤时,按下Stop键,仪器当即中止工作。
3.集菌仪操作完毕
3.1封闭电源。
3.2取下不锈钢底座进行清洗。
4.集菌仪注意事项
4.1集菌仪必须有用接地。
4.2集菌仪长时间不必,应堵截电源。
4.3集菌仪应置于平稳的操作台面,其作业环境应防止振荡和化学腐蚀。
4.4若无菌室选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应将仪器置密封罩内,或搬出无菌室,避免损坏电子部件和腐蚀金属配件。
4.5应坚持取样针上的过滤膜枯燥,气流晓畅,正常浸液。办法是在取样针刺进瓶装流体样品时,应先开机,然后倒转容量瓶。
4.6替换检品或完结过滤时应停机,不然会使集菌培育器内产生过高的气压,胶塞脱离,影响运用。可摘下胶冒放气,消除集菌培育器内的压力。
4.7若进液管内呈现过多气泡,应将泵速下降,并查看气滤膜是否被浸湿,若不能进液,则查看进液针管是否疏通。
4.8集菌仪工作时切勿将手伸入转轴内,待扣在后再开机。
集菌仪智能型工作原理
集菌仪蠕动泵工作原理通俗易懂的理解就像用连两根手指一段一段捏挤一根装满液体的软管,手指向前滑动的时候,软管里面的液体也会随着手指的滑动向前流动。蠕动泵原理就和这个原理一样,只不过蠕动泵是利用了泵头里面的滚轮来替代了手指。 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蠕动泵就是在两个转辊子之间的一段泵管形成“枕”形流体。“枕”的体积取决于泵管的内径和转子的几何特征。
蠕动泵流量大小取决于泵头的转动速度与“枕”的尺寸大小、转子每转一圈产生的“枕”的个数这三项参数之乘积。“枕”的尺寸一般为常量(特殊情况除外,例如输送粘度较高的流体)。拿转子直径相同的泵相比较,产生较大“枕”体积的泵,其转子每转一圈所输送的流体体积也较大,但产生的脉动度也较大。
科大讯飞,讯飞输入法
集菌仪是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仪器,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供试品被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
检测过程:
供试品通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养器中,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下压,通过0.45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
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收集在滤膜上,通过冲洗滤膜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
然后把所需培养基通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集菌培养器中,放置规定的温度培养,观察是否有长菌现象。
作用:
集菌仪是一次性使用全封闭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设施,供试品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实施正压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
供试品通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养器中,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下压,通过微孔滤膜过滤;
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收集在滤膜上,通过冲洗滤膜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
然后把所需培养基通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集菌培养器中,放置规定的温度培养,观察是否有长菌现象。
下一篇:恒温水浴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