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玻璃温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价格低廉、测量准确、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玻璃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也会产生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影响玻璃温度计测量的原因,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人员读数的影响
在读取温度计数值时,如果眼睛的视线与温度计刻线不垂直,读取的示值就会偏高或偏低。对于一等水银温度计,可通过正、反两方面并取其平均值,以消除或减小读数偏差。
二、标尺位移对示值的影响
由于温度计的玻璃受热后产生热膨胀,导致内标式温度计的标尺与毛细管的相对位置会产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影响温度示值,成为一个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一般而言有热膨胀产生的此项分量可忽略不计。
三、毛细管不均匀对示值的影响
玻璃温度计在标尺定点、刻度和检定时,是在几个规定的点上进行的。这种分度和检定方法基于把毛细管看成均匀的,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毛细管孔径并不均匀,会造成小间隔刻度有误差。对于准确度不高的温度计,该误差可忽略不计,但对于一、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必须进行修正。
四、露出液柱对示值的影响
理论上,全浸式温度计与局浸式温度计使用的条件,应与分度的条件一致。但有时由于条件所限,全浸式要做局浸式使用,露出液柱的影响会造成温度计示值偏低。局浸式也会由于露出液柱在分度时与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不同,对示值产生影响。上述两种情况对测温造成的影响,必须通过对露出液柱温度修正来消除这一影响。
五、时间滞后对测量的影响
温度计的时间滞后误差以时间常数表示。时间常数就是温度示值上升或下降到最终值和初始值之差的 62.3%所需的持续时间。
时间常数与温度间的种类、长短、感温泡的形状及玻璃的厚薄有关,同时也与被测介质周围的情况、液体或气体的种类以及是否均匀有关。由于温度计有时间滞后误差,所以在使用或检定温度计时,必须将温度计与被测介质真正达到热平衡时方可读数。
六、零位变化对示值的影响
零点变化是由玻璃的热后效引起的。当玻璃感温泡所感受的温度逐渐升高时,玻璃分子也随之重新进行排列,温度升高使得玻璃感温泡的体积增大,这时如果将温度计从高温介质中取出,突然降温会使玻璃分子的重新排列而跟不上温度的变化,从而使温度感温泡的体积不能恢复原状,这就是玻璃的热后效。由于热后效,使感温泡的体积比使用前稍大了一些,所以会造成此时的零位比使用前有所降低。尽管这个零位的降低是暂时的,以后随着玻璃分子结构慢慢的恢复,感温泡的体积也会逐渐恢复,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就是温度计特别是标准温度计零位变化产生的原因。零位的变化会直接对温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影响。
食品温度计的基本功能介绍基本功能:
1.食品、液体、颗粒状物体的温度测量
2.℃/°F温度切换显示
3.测量温度保持功能
食品温度计的基本功能介绍产品参数:
尺寸:总长度22.5cm,不锈钢探针长度15cm.
温度测量范围:-50℃~+300℃
温度分辨率:0.1℃(0.1°F)
温度测量精度:±1℃or 2°F(0℃~+80℃)±5℃(其他范围)
使用电池:DC1.5V (AG13)*1
按键功能:
1、ON/OFF键:开关机功能。
2、℃/℉键:在显示温度的状态下,按此键可作℃/℉转换
3、HOLD键:在显示温度状态,按此键可将LCD的温度值保持在HOLD状态,再按一次则恢复侦测温度。当执行HOLD功能时,LCD上显示HOLD符号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如果温度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