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分析仪日常维护及仪表标定
仪表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定期对电极进行清洗、校验、再生。
(1)1~2 周应清洗一次电极,如果膜片上有污染物,会引起测量误差。清洗时应小心,注意不要损坏膜片。将电极放入清水中涮洗,如污物不能洗去,用软布或棉布小心擦洗。
(2)2~3 月应重新校验一次零点和量程。
(3)电极的再生大约1 年左右进行一次。当测量范围调整不过来,就需要对溶解氧电极再生。电极再生包括更换内部电解液、更换膜片、清洗银电极。如果观察银电极有氧化现象,可用细砂纸抛光。
(4)在使用中如发现电极泄露,就必须更换电解液。
溶解氧分析仪仪表标定
仪表的标定方法一般可采用标准液标定或现场取样标定。
(1)标准溶液标定法:标准溶液标定一般采用两点标定,即零点标定和量程标定。零点标定溶液可采用2%的Na2SO3 溶液。量程标定溶液可根据仪表测量量程选择4M 的KCl 溶液(2mg/L);50%的甲醇溶液(21.9mg/L)。
(2)现场取样标定法(Winkler 法):在实际使用中,多采用Winkler 方法对溶解氧分析仪进行现场标定。使用该方法时存在两种情况:取样时仪表读数为M1,化验分析值为A,对仪表进行标定时仪表读数仍为M1,这时只须调整仪表读数等于A 即可;取样时仪表读数为M1,化验分析值为A,对仪表进行标定时仪表读数改变为M2,这时就不能将调整仪表读数等于A,而应将仪表读数调整为
1 M
A ×M2。
一、烟气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计划之--例行检查。
每次使用仪器都要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事项有:
1、开机前,检查电缆和气管连接是否正常,有无破损或松落。(注意:需要在MD3干燥器冷凝出水口安装排水管,以免冷凝物腐蚀仪器)。
2、开机后,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排查冷凝物是否堵住排水管。
3、开机后检查仪器的气密性,确保烟气不会在气路中泄漏。(检查仪器的气密性,可以堵住进气口,若仪器的采样流量示值在2min内降至零,表明气密性合格。)
4、开机预热后,用手接触MD3干燥器上端,感受MD3内置冷却器是否制冷,或者待仪器正常运行后观察MD3蓝色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
5、开机预热后,观察MD3蠕动泵是否转动,是否正常排水。
6、开机预热后,观察仪器主机上的显示屏读数是否正常,仪器内部泵及风扇是否转动。
7、如果仪器配有加热管,需检查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8、对于便携式仪器,每次测量完毕关机之前,按照仪器说明书上的要求通入清洁的环境空气冲洗仪器。
二、烟气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计划之--定期保养:
1、清理:对仪器进行定期清洁,特别是探针、前置过滤器、采样管、蠕动泵头、冷凝物排水管,确保气路通畅。
2、更换污损严重的部件,如过滤芯、蠕动泵头等。
3、仪器安装部位是否需要紧固,会不会有松落的危险。仪器自身需要紧固的部件。
4、定期(约6个月)校准传感器。
全自动工业分析仪主要用于测定煤等有机物中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含量,其主要特点是整个测试过程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分析时间短,测试精度高。
并且该仪器通过采用先进采集和传输数据控制系统,高可靠性真彩智能7寸液晶显示终端,微型热敏打印机,全中文触摸操作菜单,界面美观清晰,操作简便直观,使得该仪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该仪器自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用户和专家的好评。
为了使相关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该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建议认真阅读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以便对该机器做全面了解。
技术参数
1.电源要求
分析仪:(220±22)V、(50±1)Hz、20A(最大)、4.5KW(最大)
计算机:(220±22)V、(50±1)Hz、400W(标准值)
显示器:(220±22)V、(50±1)Hz、200W(最大)
2.气体要求
氧气:纯度99.5%、减压后压力0.20Mpa
氮气;纯度99.5%、减压后压力0.20Mpa
减压器:高端0-25Mpa;低端0-0.4Mpa
3.环境要求
温度:10-35℃;相对湿度:35-85%;大气压:86-106kPa
周围无强烈振动、灰尘、强电磁干扰、腐蚀性气体
4.坩埚数量
20个,一次可同时测试19个试样
5.试样质量
煤样(0.9-1.1)g
6.炉温范围:(10-1000)℃
7.分析精度
满足GB/T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标准要求
8.外形尺寸
605(长)×605(宽)×630(高) (mm)
9.重量:约50kg
用户自备物品
氧气钢瓶壹个
氮气钢瓶壹个
脱脂棉(医用)
标样
测试仪主机原理及各部件功能
1)高温炉:采用新型陶瓷纤维材料制成的红外炉,升温速度快,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000℃。
2)电子天平:通过延伸到高温炉内的称杆来精确称量坩埚的质量。
3)升降装置:通过步进电机的旋转带动丝杆,使与转盘相连的部件产生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
4)热电偶:用于精确测量高温炉内的温度。
计算机系统
1)用于运行测试程序,提供人机界面
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3)计算各种含量
4)测试结果的查询、打印和保存
5)控制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打印机
用于输出测试结果报告。
测定流程
运行仪器的测试程序,进入工作测试菜单,输入相关的试样信息后仪器自动称量空坩埚,空坩埚称量完毕,系统自动打开上盖,提示放入试样,然后系统称量试样质量并开始加热。
升温到145℃左右恒温20分钟(指按国标方法,温度与恒温时间可自定义设置)后开始称量坩埚,当坩埚质量变化不超过系统设定值(默认0.0007克)时水分分析结束,系统报出水分测定结果,此时系统会自动打开上盖,提示加坩埚盖,仪器自动称量加坩埚盖质量,然后系统控制高温炉继续升温,目标温度900℃(系统自动打开氮气阀,向高温炉内通氮气,气体流量控制在4~5L/min),高温炉温度升到900℃,恒温规定的时间后,系统会自动打开上盖开始降温,当高温炉温度降到设定值时,仪器自动称量各坩埚质量,系统报出挥发分测定结果。
此时系统再次升温至850℃恒温(系统会打开氧气阀,向高温炉内通氧气,气体流量控制在4~5L/min),之后系统开始称量坩埚,当坩埚质量变化不超过系统设定值(默认0.0007克)时灰分分析结束,系统报出灰分测定结果,并打印结果或报表(如果在系统设置中设置了打印)。
测试准备
1准备坩埚
坩埚(包括坩埚盖)必须洁净、干燥,建议坩埚放在850℃马弗炉中充分灼烧,冷却后清理干净,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2准备气体
按第一章1.2节的要求准备一瓶氧气,一瓶氮气,将气管连接到分析仪背面的气体接头上(注意按仪器上标识接,氧气、氮气不能接反),调节减压器使减压器的低压表的显示压力为0.2Mpa。
分析仪前面板上有流量计指示气体的流量,仪器测试工作时气体流量是4-5升/分,在分析仪内部有一气体流量调节器,可调节气体流量(仪器出厂时已调节好),如果需要调节流量大小则可进入“检测”菜单,分别打开氧气阀、氮气阀,看着分析仪前面板上的流量计,调节分析仪内部的气体流量调节器就可调节气体流量大小。
3试样勺
本仪器中配有专用的试样勺。试样勺使用时应是干燥的,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洁干净。
4开启电源
先接好打印机、计算机、分析仪的电源,然后按顺序开启打印机、计算机、分析仪的电源开关,分析仪必须预热30分钟以上。
测试试样
启动计算机后,运行测试程序(参阅第四章),进入“设置”菜单,设置好各栏目(参阅第四章),然后进入“检测”菜单,试运行分析仪的各部件是否正常(参阅第四章,建议点击“移到0号位”按钮,看转盘是否转到0号位置(分析仪转盘上标有红点的坩埚孔应正好停在称量杆的正上方),如正常则可进入“设置”分页,选择测试方法,其它均可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
选择了测试方法后,在系统的表格上确定放试样的位置,此位置应与分析仪内的转盘上的坩埚位置一一对应。如果测试的试样不足19个,请从1号位置开始按顺序将试样坩埚放置到转盘上。称量坩埚或试样时分析仪会自动盖上炉盖。空坩埚称量完毕(系统自动记录空坩埚质量)就可加入试样,试样称量完毕后,高温炉开始升温进行测试,其它操作过程请参阅第四章软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