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的维修在电子市场中是不口确实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一些简单的故障判定方法让大家能够对应处理:
1、敲击手压法
经常会遇到仪器运行时好时坏的现象,这种现象绝大多数是由于接触不良或虚焊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敲击与手压法。
所谓的“敲击”就是对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通过小橡皮鎯头或其他敲击物轻轻敲打插件板或部件,看看是否会引起出错或停机故障。所谓“手压”就是在故障出现时,关上电源后对插的部件和插头和座重新用手压牢,再开机试试是否会消除故障。如果发现敲打一下机壳正常,再敲打又不正常时,可以先将所有接头重插牢再试,若伤脑筋不成功,只好另想办法了。
2、观察法
利用视觉、嗅觉、触觉。某些时候,损坏了的元件会变色、起泡或出现烧焦的斑点;烧坏的器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气味;短路的芯片会发烫;用肉眼也能观察到虚焊或脱焊处。
3、排除法
所谓的排除法是通过拔插机内一些插件板、器件来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当拔除某一插件板或器件后仪表恢复正常,就说明故障发生在那里。
4、替换法
要求有两台同型号的仪器或有足够的备件。将一个好的备品与故障机上的同一元器件进行替换,看故障是否消除。
5、对比法
要求有两台同型号的仪表,并有一台是正常运行的。使用这种方法还要具备必要的设备,例如,万用表、示波器等。按比较的性质分有,电压比较、波形比较、静态阻抗比较、输出结果比较、电流比较等。
具体方法是:让有故障的仪表和正常仪表在相同情况下运行,而后检测一些点的信号再比较所测的两组信号,若有不同,则可以断定故障出在这里。这种方法要求维修人员具有相当的知识和技能。
装修工人有时需要对一些进行检修,为了正确而有效地实施检修,确保检修质量和安全,避免在检修中走弯路,迅速排除电路故障,必须遵守检修原则。即先思索后动手,先电源后部件,先外后内,先静后动,先简后繁,先通病后其他等。这些是装配工人在检修中一般所遵守的原则。下边对六原则加以分析说明:
1、先思索后动手:在检修中必须自始至终地注意冷静的分析,避免盲目动手,这里提倡的思索,是有根据有目的的思索。先思索后动手,是要在了解情况,综合运用理论做出必要的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再动手。
2、先电源后部件:电源是运行的工作来源,部件是仪器仪表正常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电源和部件不正常,仪器仪表也不可能正常工作。同时电源电压不正常,过高或过低,部件短路或开路,还有可能损坏仪器仪表,造成事故。此外,电源和部件在使用中产生故障较多,排除也比较容易,所以,应按先电源后部件的原则修理。
3、先外后内:所谓的“外”,指的是暴露在仪器仪表外边的部分,如连线、插接组件等。所谓“内”指的是仪器仪表内部。先外后内的理由是:外部检查修理比较简便,外部能修复的,就不必深入到内部,以免走弯路。同时,也可以避免部件启动、拆动而降低质量,甚至因拆卸不当而损坏仪器仪表;另外,一般暴露在外面的仪器仪表也容易损坏。
4、先静后动:“静”指的是不加电对仪器仪表的检查修理;“动”指的是加电后进行的检查修理。先静后动的理由是:确保人身安全和仪器仪表安全,同时也可以预先排除一些故障。但必须说明一点,在检修过程中“静”与“动”是经常灵活地交替进行的。
5、先简后繁:“简”指的是容易检查、测量、修理的因素;“繁”指的是比较难检查、测量、修理的因素。其理由是:仪器仪表零部件、元器件很多,电路的结构也比较复杂,发生故障的因素也比较多,但其中必有简单易排和复杂难排的故障之分,按照先简后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就可以迅速地排除掉容易的故障,使复杂的故障和难修理的故障孤立起来,这样就化难为易了;同时,也可以防止毫无必要的大拆大卸,避免走弯路,拖延了检修时间。
6、先通病后其他:通病指的是仪器仪表经常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如电池、阻容元件、附件等。因此,在检修过程中应首先检查仪器仪表的通病。
上述的原则上相互联系的,在检修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1、用欧姆挡时,切记不要带电测量。
2、使用逻辑笔、检测信号时,要注意不使探针同时接触两个测量引脚,因为这种情况的实质是在加电的情况下形成短路。
3、检测中的滤波时,应先将电解的正负极短路一下,而且短路时不要用表笔线来代替导线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因为这样容易烧断芯线。可以取一只带灯头引线的220V,60~100W的灯,接于电容器的两端,在放电瞬间灯泡会闪光。
4、在潮湿环境下检修仪表故障时,对印刷线路用万用表测其各点是否通畅很有必要,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主要故障是铜箔腐蚀。
5、检修仪表内部电路时,如果安装元件的接点和电路板上涂了绝缘清漆,测量各点参数时可用普通手缝针焊在万用表的表笔上,以便刺穿漆层直接测量各点,而不用大面积剥离漆层。
6、不要带电插拔各种控制板和插头。因为在加电情况下,插拔控制板会产生较强的感应电动势,这时瞬间反击电压很高,很容易损坏相应的控制板和插头。
7、检修时不要盲目乱敲乱碰,以免扩大故障,越修越坏。
8、拆卸、调整仪表时,应记录原来的位置,以便复原。
9、修理精密仪器仪表时,如不慎将小零件弹飞,应首先判断可能飞落的地方,切勿东找一下,西翻一下,可采取磁铁扫描和视线扫描方法进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