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观检查
若发现如断线、脱焊、搭线短路、熔丝管断、烧坏元件等,可以触摸出电池、电阻、晶体管、集成块的温升情况,可参照电路图找出温升异常的原因。
2、测电压法
测量各关键点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可较快找出故障点。如测A/D转换器的工作电压、基准电压等。
3、短路法
检查A/D转换器方法里一般都采用短路法,这种方法在修理弱电和微电仪器时用得较多。
4、断路法
把可疑部分从整机或单元电路中断开,若故障消失,表示故障在断开的电路中。此法主要适合于电路存在短路的情况。
5、测元件法
当故障已缩小到某处或几个元件时,可对其进行在线或离线测量。必要时,用好的元件进行替换,若故障消失,说明元件已坏。
通断档是几乎所有万用表都具备的一个测量模式,用来测量线路的导通与否(短路)。一般会配合蜂鸣器和LED灯,蜂鸣器发出响声或LED灯亮,表示线路是导通的。如图所示,红色方框内的标志就是万用表的通断档。
通断档原理
万用表拨到通断档位时,被接通的内部电路是:黑表笔接内部电池的负极,电池的正极接阻值很小的电阻,电阻的另一端接红表笔。内部的鸣叫电路就从电阻上取得触发信号。如果两个表笔短路或之间的电阻较小,那么,表内的触发电阻上的电压就较高,从而触发鸣叫。如果两个表笔之间的电阻较大,那么串联的内部触发电阻的分压就很小,就不能触发鸣叫。
通断档标准
一般定义的是80欧姆及以下为导通,否则为不导通。也就是说,将万用表的红黑两个表笔接在一个线路两侧,如果这条线路的阻值低于80欧姆,则万用表发出响声,并认为此条线路是导通的。
电阻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小编将带领大家了解遍布生活角落的电阻器到底该如何检测?必备检测神器当然就是我们的--万用表了,万用表的种类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今天主要介绍两款常用的: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1.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阻器
用指针式万用衣检测电阻器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选择电阻挡位
检测时首先根据电阻器阻值的大小,将万用表上的挡位旋钮转到适当的电阻挡位,如下图所示。由于万用表的档位一般按中心值校准,而其刻度线又是非线性的,因此测量电阻时应避免指针在刻度线两端,一般测量100Ω以下的电阻器可以选R*1档,测量100Ω~1KΩ电阻器可以选R*10档,测量1~10kΩ电阻器可以选R*1K档,测量100KΩ以上电阻器可选R*10K档。
(选择电阻档位图)
(2)万用表电阻挡校零
测量挡位选择确定后,需对万用表电阻挡进行校零。方法是:将万用表两表笔互相短接,转动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电阻刻度的“0”位(满度),如下图所示。需特别注意的是,测量中每更换一次挡位,均应重新对该挡进行校零。
(电阻档校零)
(3)检测电阻器
然后将万用表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被测电阻器的两端引线相接,指针应指在相应的阻值刻度上,如下图所示。如果指针不动、指示不稳定或指示值与电阻器上标示值相差很大,则说明该电阻器已损坏。
在测量几十千欧以上阻值的电阻器时,注意不可用手同时接触电阻器的两端引线以免接入人体电阻带来测量误差。
2.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阻器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器前不用校零,将挡位旋钮转到适当的电阻挡位,打开电源开关即可测量。
(1)选择测量挡位
选择测量挡位时应尽量使显示屏显示较多的有效数字,如下图所示。一般测量200Ω以下电阻器可选200Ω档,测量200~1999Ω电阻器可选2KΩ挡,测量2~19.99KΩ电阻器可选20KΩ挡,测量20~199.9kΩ电阻器可选200KΩ档,200MΩ以上电阻器因已超出最高量程而无法测量。
(选择测量档位)
(2)检测电阻器
检测时,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接被测电阻器两端,LCD屏即显示出被测电阻R的阻值, 如图所示,如果显示“000’短 路)、仅最高位显示“1”(断路)或 显示值与电阻器上标示值相差很 大,则说明该电阻器已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