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闪点、燃点自动测定仪可分别依据GB/T267- 88; GB/T 3536-2008标准生产,是测定石油产品开口闪点的新型仪器。独创一机多炉功能及无序接入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一台主机可同时控制多个测试炉,同时或分时测试不同的样品,测试炉接口可不分序号任意连接至主机。广泛应用于铁路,航空,电力,石油行业及科研部门等。
开口闪点仪工作原理
闪点是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汽着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燃点是在闪点的基础上继续升温加热,直至试样着火并能连续燃烧不少于5秒,此温度为试样的燃点。闪点值和燃点值用于表示在相对非挥发或可燃性物质中是否存在高挥发性或可燃性物质,是石油产品运输、贮存、操作 、安全管理的重要参数之一;
GB/T267-88标准为采用开口杯法测定闪点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 GB/T 3536-2008标准为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测定闪点的方法。适用于开口杯闪点高于79℃的石油产品。不适用于燃料油的闪点侧定。燃料油通常按照GB/T261-2008测定,可采用闭口闪点自动测试仪进行测定。
闪点检测的作用
闪点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并按一定的间隔用火焰在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上划过,能使油面发生闪火现象的温度,以℃表示。油品闪点的高低表明油品的易燃程度,易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气化程度以及它的安全性。油品的危险等级也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61℃以下的油品为易燃品,闪点在61℃以上的油品为可燃品。在贮运和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测定油品闪点的方法有两种: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两者主要的区别是闭口闪点仪是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油气,而开口闪点仪中的油品蒸气可以自由扩散到周围空气中,闪点检测因而同一油品用两种仪器测得的闪点值不同,油品的闪点越高,两者的差别越大。闭口杯法用以测定燃料和轻质油品的闪点,开口杯法用以测定重质油品的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闪点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我们该怎么获得某种物质的闪点呢?又该选用什么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呢?闪点的测试方法有很多种,对应的检测标准也有很多。为了方便大家了解、选用合适的闪点测试方法,我们整理了现行的国内闪点检测标准并按产品种类对标准进行了分类,闪点检测罗列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闪点仪技术参数
温度测量:
量程:室温-400℃
重复性:0.5%
分辨率:0.1℃
精度:0.5%
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85%
供电电压:AC220V±10%
功率:〈 500W
升温速率:符合国标 [1] 、美国、欧盟等标准
外形尺寸:190*260*285(mm)
加热炉:280*260*285(mm)
仪器重量:18Kg
以上就是“开口闪点仪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闪点仪价格,请上仪多多仪器网。
上一篇:闪点仪主要特点及注意事项